提交您的藝術作品
所有版權仍歸屬其原創作者,展出的作品將不能被下載或出售,我們可以添加藝術家本人網頁的链接。
竹久丹增仁波切訪談
作者:何薇 (2018)
我的家人
我的祖父出生在西藏南部一個叫夏克的地方。他的父親和祖父都是商人。據傳我父親的家族是密勒日巴的後裔,但我根本不相信,因為根本沒有證據。我所知道的是,我父親的許多世代都是成功的商人,儘管其中一個兒子有時會按照家族習俗被任命為僧侶。
我的祖母來自寧里拉卜楞。她是秋吉赤千仁波切的表弟,他的母親奇美卓嘎和我的曾祖母奇美拉姆是來自日喀則巴林家族的兄弟姊妹。這就是我對父親家族的全部了解。
我的母親出生在尼泊爾一個叫措塘的地方,但她的家人也來自西藏。他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一位名叫瓊波那覺(Khyungpo Naljor)的瑜伽士(不是香巴噶舉傳承的創始人),他在西藏-廓爾喀戰爭期間被西藏政府派往尼泊爾與廓爾喀人建立和平。在返回西藏的途中,瓊波那覺與措塘的一位女孩結婚並定居在那裡。我的母親來自那個家庭。我於 1983 年 8 月 18 日出生在尼泊爾靠近斯瓦揚布納特 (Swayambhunath) 的地方,當時我們就住在那裡。我有兩個姊妹──一長一幼。
童年
由於父親長期病重,家中的經濟來源全由母親承擔。我記得她總是去旅行──夏天去拉薩,冬天去菩提迦耶──擺地攤。所以,當我四歲的時候,在我連鞋帶都不會繫的年紀,我的父母不得不送我去寄宿學校。但我對那所學校有著美好的回憶。作為那裡最小的孩子,校長和他的妻子都很照顧我。
當我六歲左右的時候,我的父母把我送到了布達哈的舅舅那裡,這讓我很不高興,因為我真的很想和父母住在一起。我和叔叔住了大約兩年,幫忙做家務,並在附近創古仁波切開辦的學校上學。我必須早上 5 點起床,放狗、澆花,並幫助我的阿姨和表兄弟。我記得我常常跑到附近的商店買東西給他們。晚上我要和表弟一起做作業,花了將近2個小時。
後來,父母在舅舅家附近蓋了一間小房子,搬進了小房子,我終於可以回到父母身邊生活了。我繼續在同一所學校上學一年多。
大吉嶺修道院和健康狀況不佳
後來聽說,不丹坐床大典結束後,大家熱烈討論送我去哪裡。有些不丹學生希望我加入不丹中央僧團,但也有人反對。最後,他們決定把我送到大吉嶺的一座寺廟。不知怎的,我到達了常年霧氣瀰漫的大吉嶺的修道院,在那裡我被告知要等待一位侍者和一位老師,他們很快就會從不丹過來。當其他年輕的祖古背誦祈禱文並與他們的私人老師一起上課時,我熱切地等待我的老師出現。兩年過去了,卻沒有人來。
這時,一位名叫桑天耶喜的居士(俗稱「大禪修者」)到來了,他是喇嘛索南桑波的學生。我想,終於,他就是我一直在等待的人了。但後來我得知他只是來看我,並沒有被派去當我的老師。不過,他非常善良。他看到我的處境,沒有任何安排,當場就決定留下來陪在我身邊,一下子就成了我的老師和侍者。我清楚記得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我所有的衣服放在陽光下曬,把蝨子挑出來。後來他告訴我,他花了整整兩天的時間才把所有的蝨子都去掉了!
我在大吉嶺待了三四年,期間我有幸得到了聖達仁波切口傳的關於大手印和大山地的全部重要教義《齊普里帕爾瑪》,以及來自西藏阿迪仁波切的許多竹巴噶舉灌頂。
然而,從我登基到大吉嶺的那些年裡,我開始感到不適,左側腹部經常疼痛,有時甚至難以忍受。我們不知道原因,所以桑天耶喜決定我應該去尼泊爾或其他地方進行適當的體檢。雖然加入寺院是一生的承諾,你不應該隨時離開,但我日益惡化的健康狀況讓我別無選擇。雖然只允許離開15天,但我們實際上已經永遠離開了寺廟。
1995年,當我們沿著蜿蜒的道路駛離寺院時,我記得回首往事時感到很高興。我知道我們不會再回來了,儘管我曾在 1998 年回去過一次,向寺院供養 (mangja) 以示歉意。 Samten Yeshe首先帶我去了不丹,因為那裡的藥物和治療都是免費的。醫生發現我的左腎有問題並建議進行手術。但桑天耶喜帶我回尼泊爾尋求父母的意見。我於1996年接受了手術,之後我在尼泊爾的家裡待了兩年多。
一位很棒的老師
在家裡我遇到了一位老師,他是來自安多的格魯派僧侶和藏族詩人。他的名字叫益西嘉措。他教我藏語文法和詩歌,以及佛教邏輯。當時,楚璽仁波切認定他是寧瑪派活佛的轉世靈童,所以現在他主要修寧瑪派修法。他目前住在西雅圖。
耶喜嘉措對我來說仍然很特別,因為——不僅僅是他的口頭教導——我從他的行為中學到了很多。我會在早上 7 點上課前 15 分鐘到達他的住處,從小縫隙偷看,看到他總是在房間裡冥想。早上7點整,我會敲他的門,然後小心翼翼地進去。直到今天,這些都是我人生中最難忘的時刻。
宗薩學院
桑天耶喜告訴我,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希望我去印度宗薩佛學院深造佛法。我不知道這是真是假,但我決定去。我從1999年到2004年在宗薩學院學習。
但在2001年,宗薩欽哲仁波切派我去不丹帕羅進行前行閉關,所以我在帕羅待了大約7個月。不知道為什麼,當我閉關回到宗薩學院後,我就失去了學習的熱情,注意力不集中,特別不喜歡邏輯和辯論。我覺得這是我自己的問題,也是我自己的問題,因為宗薩學院的老師真的很棒,氣氛很好,當然透過邏輯和辯論來磨礪自己的智力是非常好的。
所以,在接下來的三年裡,我責備自己,鞭策自己繼續前進。但情況還是一樣,我與同學的距離越來越遠,跟不上他們的步伐。到了2004年,我真的覺得自己在浪費時間,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想退學。所以我問仁波切我是否可以終止在宗薩佛學院的學習。仁波切只是說:“好的。”
有趣的是,直到從宗薩學院退學後,我才能夠專心學習。我開始自學,只要時間允許,就到宗薩學院堪布的房間接受教法。除了日常的正式課程之外,這些堪布總是願意應學生的要求在自己的房間裡提供額外的、非正式的哲學課程。
追隨宗薩欽哲仁波切
從宗薩學院退學後,我也開始聆聽宗薩欽哲仁波切的開場錄音。我發現它們簡單但非常深刻,老實說,我從聆聽這些教義中學到的東西——不僅關於佛法,而且關於一般的生活——比我所有其他的學習學到的更多。你們都從仁波切那裡學到了很多東西,所以這裡沒有必要詳述,而且無論如何都很難準確地用語言表達所學到的東西。但由於我的習慣,我仍然很難修習從仁波切那裡學到的哪怕百分之一的知識。
宗薩欽哲仁波切是我的主要上師,我從他那裡得到了許多教法和灌頂。雖然我也從其他老師那裡得到一些口耳相傳和灌頂,但我並沒有花太多時間和他們相處。
學習語言
有一年冬天,在宗薩學院期間,我收到欽哲仁波切的指示,不要離開學院去度過通常的寒假,而是留在學院向諾阿·瓊斯學習英語,我學了幾個月。後來我還跟著珍妮·舒爾茨學習英語文法、詩歌和文學,之後仁波切又派我到雪梨和倫敦進一步學習英語。
但學習梵語一直是我的夢想,儘管沒有任何特定的目的或目標。所以我去了瓦拉納西三年,並非常努力地讓自己完全沉浸在這門美麗的古代語言中。瓦拉納西是學習梵語的一個非常特別的地方,我真的很享受在那裡的時光。我遇到了很多好老師和朋友,他們現在正在努力保護這種古典語言。我在瓦拉納西最有價值的梵文課來自一位老師,他每天早上在他的車庫裡免費上課。
最近我也嘗試去台灣學中文,但還沒時間好好熟悉一下。
現任職責
我目前在不丹東南部德瓦唐管理著確吉嘉措佛學研究所。我最近也加入了欽哲基金會的董事會,我很榮幸能成為這個優秀團隊的一員。
建議
我自己還不夠好,無法為別人提供建議。我認為我們很多人都在努力練習。當然,有很多情況會妨礙我們日常練習的承諾,但很多時候我們只是懶惰。即使練習了,我們也常常覺得自己做得不對,所以我們會感到內疚。
一點點內疚可能會有所幫助,並且重申我們的承諾也有好處,但輕輕地推動自己一點也特別重要。這只是練習的一部分。我們不能從一開始就期望完美,而且像經常發生的那樣陷入內疚或遺憾之中,這太殘酷了。如果我們一直對自己的修行感到沮喪,我們只會開始不喜歡它。我認為,推動自己修行的一個有用方法是有時反思寶貴的生命以及死亡和無常的真相。這本身也是一種實踐。過度的期望和過度的罪惡感都是不健康的。我只能說這麼多。
(Vera Ho於2018年8月進行的訪談。竹久丹增仁波切於2023年9月編輯並批准。)
https://calendar.google.com/calendar/u/0/[email protected]
https://calendar.google.com/calendar/u/0/[email protected]
所有版權仍歸屬其原創作者,展出的作品將不能被下載或出售,我們可以添加藝術家本人網頁的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