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您的藝術作品
所有版權仍歸屬其原創作者,展出的作品將不能被下載或出售,我們可以添加藝術家本人網頁的链接。
最近一次的月圓夜,9月29日的晚間,一群歡樂的年輕人到廷布的一家酒館,隨著一古怪但令人振奮的舞曲,在舞池中熱情地擺動身體。當時播放的是「蓮師七句祈請文」,那是金剛乘佛教最神聖的祈禱文之一,它被包裝在電子舞曲或眾所週知的EDM當中。隔日,當晚的視頻出現在臉書上,引發迅速且激烈的反對聲浪。
憤慨的道德家在社交媒體上表達他們的震驚與鄙視,並要求有關當局懲戒狂歡者與酒店老闆,還有播放煽動歌曲的DJ。他們稱此事件是道德徹底敗壞的一個例證。在社交聚會場合,事後批評的人和表達不滿的人更是火上加油。
我們不丹人喜愛道德義憤是眾所皆知的事實,但大量湧現如此憤慨、偽善的反應,令人不禁納悶,倘若瘋行聖者竹巴袞列現今仍活著,我們會作何反應。所有的歷史都描述著,他身穿破衣,髮結髒亂長辮,臭氣熏天,而且有關他的言行,沒有任何文雅的敘述。
音樂和舞蹈一直都是佛教的一部分,它們是供佛的行為。《法華經》是佛所說教法中最古老的經典之一,經中有一菩薩名曰「妙音」,他以各種樂音供養佛陀。密勒日巴尊者透過道歌來教導弟子們無常、禪定和證悟。在古代印度,人們以舞蹈的編排和表演作為對佛的供養。音樂(人聲、樂器或二者)也被用為記憶文本的善巧方式以及作為一種禪修型式。
此外也據說,若是聽聞即便只是佛所說的一個字,不論身處何方,不論狀態如何,不論透過何種媒介或型式,該眾生都能締結或增強與佛法的業緣。
現今許多報導也暗示,當代不丹年輕人感到理想破滅或慢慢遠離佛法的原因,與其說他們對佛陀失去信任,不如說是對古老僵固的法行失去信心。因此有人可能會主張,一群年輕人於月圓之夜以蓮師的讚頌歡喜地唱歌跳舞,就算是在酒館裡,或許也不是什麼礙眼的事。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前述「蓮師七句祈請文」電子舞曲的唱誦,是由宗薩欽哲仁波切所作。
所以在近日,當秋天來臨,樹葉披上夕陽的豔橘時,我為這些紛紛擾擾寫信給仁波切,問他對此情況的看法,他感到逗趣多過震驚。我也才知道,討論中的那個唱誦,不是藉由構思或意圖而完成的,而是因為一個偶然的加持而成形。自此之後,仁波切也將視頻放在他的官方臉書上,隨後出現一些有趣的討論。
在以下的問答中,仁波切顯示佛教的狀況,也說明了為何對牛或驢讀誦祈請文有助牠們於未來世與佛法連結。
仁波切,我跟您提過,被改編成電子舞曲的「蓮師七句祈請文」,最近在廷布的一家酒館裡播放並讓人隨之舞蹈,這件事在不丹的臉書及其他社群媒體造成一陣騷動。有些人呼籲要處罰酒館及播放樂曲的DJ。我知道這首歌是由您唱誦的。您對家鄉如此強烈的反應感到驚訝嗎?
首先,我要做一些澄清。實際上我並沒有製作那首歌,是我的一個朋友製作了這種音樂。數年前,他請求唸誦一些祈請文,我們因為好玩而作,最後的結果就是這個。有些人不喜歡自己的聲音,我就是其中之一。
在你提到這些強烈的反應之前,我並不知情。我沒有那麼驚訝,因為這都是我習慣的事。我習慣去觀察,不只在不丹,從韓國到蒙古,從日本到斯里蘭卡,在所有傳統佛教社會裡,我們都有這種看法。不丹不是例外,甚至可能更強烈。我想這是當文化和佛法完全交織在一起時會發生的狀況。到了這個年紀,我差不多是放棄了。我不斷地聽到不丹人抱怨,年輕人是如何失去對佛法的興趣。其他像是在台灣等的地方,我們聽到相同的抱怨。我們也聽到新加坡老一輩的佛教徒說,他們如何失去年輕的一代,許多年輕人成為基督徒。
為了試圖處理那種情況,如果你去做件不一樣的事,即使是不重要的事,自詡為佛教警察的人也會譴責你。不只是警察,事實上,大多數傳統佛教徒都會譴責你。所以,我們能怎麼辦呢?如果這些看似自稱關心佛教的人真的如此在乎佛法──雖然為時已晚,但是──這絕對是應該要好好思考的時候,不能再拖。
這些不丹人有些也許認為,佛教在不丹多少是受到保護、防衛的。他們必定受過些薰陶,但頂多也只有文化導引出的佛教還留在不丹。不僅於此,佛教在不丹的地位最多也許只能再停留二十年。依我看,它的前景渺茫。下一代的不丹人,尤其是出生在伯斯(Perth)和傑克森高地(Jackson Heights)等處的下一代不丹人,當他們來到不丹,不丹文化將只是個娛樂活動。在那時候,不丹文化導引出的佛教甚至不太活躍,基本上將會消失。這個時候,不知這下一代是否還是不丹人,是否還自稱是不丹人。
在年輕人熱情唱跳您的「蓮師七句祈請文」電子舞曲的視頻出現在臉書之後,一些感到震驚的道德家宣稱那是佛教墮落的開始。您認為呢?
這裡我不想持防禦的態度。我不太能說這樣的事情會讓佛法墮落。另外我也認為,說這種事會對佛法有幫助,那也太冒失無禮了。
是什麼讓佛法墮落?對此我們可以進行無止盡的辯論。事實上,尤其是在不丹,我們所珍視、喜愛並積極保護的許多佛教傳統,正是佛法墮落的起因,如果你去分析的話;但人類就是這樣,人類會做評斷。就理論而言,我會說,佛教的墮落始於對諸如無常、苦、無我、菩提心等的佛教見地沒有任何興趣。
同時,從另一個角度,你也可以主張坐在高的寶座上、穿戴令人印象深刻的袍子和帽子、以軍事方式遵守嚴格的禮儀等,這些於某時某地也許可以啟發並增強對佛法的熱忱或興趣。但我懷疑,這在二十一世紀仍然有效。
我另外想說的是,一般而言,佛教,特別是密續佛教,它盛行於像是不丹等地區。我們有見解脫和緣起這類概念,所以我們有建造巨大佛像的傳統,並祈願任何看到佛像的人,包含那些對佛像一無所知者,例如蚊子,祈願他們僅憑藉與這些佛像的連結,能種下某種業緣。我們也有對著牛和驢唸誦陀羅尼的傳統,希望牠們建立起與佛法的關連。因此,在這背景下,我個人沒看到任何嚴重的情況發生。
撰文:Kencho Wangdi (Bonz)
作者為Kuensel前編輯。
https://calendar.google.com/calendar/u/0/[email protected]
https://calendar.google.com/calendar/u/0/[email protected]
所有版權仍歸屬其原創作者,展出的作品將不能被下載或出售,我們可以添加藝術家本人網頁的链接。